
一位朋友来日本考察项目(他想办经营管理签证来日本,想考察这边实体店的情况),邀请我一同前往最近在大阪心斋桥爆火的馄饨店
(为保护隐私,就不公开放出店铺名字和具体的数字信息了)
我们大概是中午十二点左右到店,店里已经有了不少人,外面还有几个人在排队,生意确实是比较火爆的。听客人口音基本都是中国人
老板自己就是做社交媒体的,所以有不少信息已经公开,据说:他们是直接办理的一年签证,因为人在国内的时候就找到了店铺的房东,并且这个店铺在之前由其他人经营(由于经营不善,所以转让),所有的硬件设备、厨具、餐具、装修都是现成的,老板一家人办完签证手续以后,就直接在今年七月过来了
这家店的模式是,在刚开始办理的时候,就在小红书和抖音等自媒体分享所有手续的办理过程,积累了一些人气,之后到日本开店,进一步讨论后,网络讨论和店铺探访的人流相辅相成、正向循环,形成了流量爆炸
我们不想耽误老板生意,也想跟老板和老板娘聊两句,所以打算等一会人少了再进去吃。这么一等就是个把小时过去了,等人变少了以后,主打的馄饨和烧麦也都售罄(残念),最终我俩一人点了一碗面。看了下菜单,基本上,一碗馄饨 980 日元的水平,在心斋桥这种游客多的地方也算正常
我大致观察了一下,结合已知的情况,大致总结了一下目前店铺的现状:
- 老板家夫妻两人目前都不会说日语,依靠翻译软件与偶然到店的日本人交流;
- 通过前期流量铺垫、发酵,目前店铺已经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网红店;
- 目前主要的顾客是通过自媒体平台引流而来的中文游客、在日居住工作的华人等;
- 目前店铺主要的问题是产能不足,因为主打所有馄饨为当天手工制作,所以无法机器量产也不能冷冻或隔夜,如果要扩大生产就需要请人;
- 通过网红店引流的模式,后续持久经营的问题,可能需要不断培养回头客以及吸引日本本地客人来解决
- 店铺除了主打的 980 一碗的馄饨以外,还有一些别的品类(面和烧麦什么的),基本都是上海风味饮食;
- 店面可以同时容纳最多 6 人进餐,由于有汤汤水水,再加上制作时间,每个人大概要吃 20-30 分钟左右;
- 营业时间为中午 2 小时,晚餐 2 小时,周休 2 天;
跟老板和老板娘聊下来,都是很好的、希望通过诚实经营开展日本新生活的人。在探访完这个店以后,有几点感受:
- 店铺转让的成本,这个大家都不太一样,如果之前是空铺面、或者需要全新装修或翻修,成本不低;
- 店铺租金可大可小,每个地方的人流不尽相同,需要提前做好各项调查;
- 需要做好吃苦的准备,因为夫妻二人连轴转,开店做买卖、闭店备食材,才能勉强保证生产供应,如果一旦要扩大生产,由于店铺特色限制,就只能通过增加人力成本来解决;
- 前面两点都不是不能克服的,无非就是初期成本多花点、辛苦一点、多赚少赚的问题;
- 现如今,不管做哪门生意,如果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力量加成,有机会获取赋能,反过来说,不会借助网络的力量,可能就只能落得该店铺前一位经营者经营不善转让店铺的结果了;
- 在日本,老老实实本本份份做一个小生意,只需要考虑自己该做的事情,就能存续下去,没有太多的骚扰,普通人也是可以尝试的;
- 选择开实体店的话,个人建议找不受产能、工艺和人力资源限制的品类,并且如果店铺较小的话,就餐速度慢,需要考虑更多就餐形式的销售渠道